TED:Ideas worth spreading
TED成立的宗旨,就是「分享值得傳播的理念或觀念」
18分鐘的毫無冷場與醍醐灌頂,
TED講者總是能用紮實的內容、流暢的表達與優異的起承轉合,讓無數台下與全球網路上的聽眾聽得如癡如醉。
偉大的領袖如何鼓動行為
叫人意想不到的激勵科學
學校扼殺了創意嗎?
成功的要訣是什麼?是意志力
姿勢決定你是誰!
二十歲的人生不能等到三十才開始
創作力的培育
一種更寬容、更溫和的成功哲學
分享熱情的故事
優質工作的快樂秘訣
你腦內的兩個世界
我們為什麼會快樂?
從幻覺認識我們的心智
脆弱的力量
傾聽羞辱感
擁抱你內在的女孩
內向者的力量
如何使壓力成為你的朋友
什麼是顧客真正想要的?
誤導注意力的藝術
IMDnalar
分享自己各種獨特的想法與靈感、人生的體會、人性的觀察、感興趣的題材、心靈及哲學,及讀書心得與推薦等。
2013年10月12日 星期六
2013年8月21日 星期三
30 未滿。談年輕人的矛盾,世界變化的速度,既有的教育系統和價值窠臼。
一篇文章:http://www.laughkouha2.com/?id=1457
適合剛離開學校,30未滿的人看~
滿不錯的心情紀錄。
已經有所承擔的人,也可以當成一種回顧。
--
其實如果大環境讓年輕人在20歲左右就有這樣的心聲和體認,
對於未來可能可以更有方向和體認。
有時候覺得,學校教育的時間拉得太長了,
但所學卻已經漸漸不符合世界的改變。
變成,是一種額外的時間成本。
教育、政治、家長、大環境,顯然都需要改變,
但或許改革一直看不到明顯成效的原因,不完全是因為無能或什麼,
也不見得是因為各領域的專家不夠專業。
而是因為世界改變的速度,高於這些成年人從過往對世界的體認中,轉換的速度。
而世界的改變也不是單一領域的專家,從單獨的視野可以適應和理解的,
不是光從智商或左腦思維,這些工業時代傳承下來的價值可以認知的。
偏偏既有的學校教育只懂得教育出單一領域的專業人才。
所以,
連他們都不知道該怎麼做才好,
又怎麼能為年輕人領航呢?
適合剛離開學校,30未滿的人看~
滿不錯的心情紀錄。
已經有所承擔的人,也可以當成一種回顧。
--
其實如果大環境讓年輕人在20歲左右就有這樣的心聲和體認,
對於未來可能可以更有方向和體認。
有時候覺得,學校教育的時間拉得太長了,
但所學卻已經漸漸不符合世界的改變。
變成,是一種額外的時間成本。
教育、政治、家長、大環境,顯然都需要改變,
但或許改革一直看不到明顯成效的原因,不完全是因為無能或什麼,
也不見得是因為各領域的專家不夠專業。
而是因為世界改變的速度,高於這些成年人從過往對世界的體認中,轉換的速度。
而世界的改變也不是單一領域的專家,從單獨的視野可以適應和理解的,
不是光從智商或左腦思維,這些工業時代傳承下來的價值可以認知的。
偏偏既有的學校教育只懂得教育出單一領域的專業人才。
所以,
連他們都不知道該怎麼做才好,
又怎麼能為年輕人領航呢?
進擊的巨人,不只是一篇故事而已。
進擊的巨人,
充分地把種種的人性,和不同的意識形態,派系,
社會、生存,勇氣、恐懼,種種的現實狀況,
設計到了一個故事的架構中,
可說是對於現實社會的精準呈現吧。
透過故事的世界觀和設計,巧妙的教育了一些事情,
而這些是一般學校教育沒有體認到,或者難以傳達的事情。
在資訊發達的社會,
種種有價值的資訊,透過不同的形式,不同的行業,
不同的領域傳達出來。
進而能讓不同個性、不同想法、不同類型的人,
透過接觸自己有興趣或喜愛的事物,來接受或傳遞。
我想,這就是各行各業,許多想讓世界變得更好的人,
默默施展的一種影響力吧。
條條大路通羅馬。
充分地把種種的人性,和不同的意識形態,派系,
社會、生存,勇氣、恐懼,種種的現實狀況,
設計到了一個故事的架構中,
可說是對於現實社會的精準呈現吧。
透過故事的世界觀和設計,巧妙的教育了一些事情,
而這些是一般學校教育沒有體認到,或者難以傳達的事情。
在資訊發達的社會,
種種有價值的資訊,透過不同的形式,不同的行業,
不同的領域傳達出來。
進而能讓不同個性、不同想法、不同類型的人,
透過接觸自己有興趣或喜愛的事物,來接受或傳遞。
我想,這就是各行各業,許多想讓世界變得更好的人,
默默施展的一種影響力吧。
條條大路通羅馬。
社會觀察,意識形態與偏見。
當集體意識形成後,就形成了特定的意識形態。
人就自然的選擇自己所相信的為真實,對反面資訊視而不見。
但是判斷一件事情之前,兼容正反兩方面的資訊,
能具備比較完整的視野,相對地受到偏見的影響也會比較小。
聰明才智的人,往往可以在自己的意識形態中,深入挖掘,
並且用自己的能力,影響群眾的意見,成為領袖。
但是若不能去尊重反面的意見,或者只是作作樣子,
沒辦法跟自己核心價值觀連結,徒具形式,
那他的聰明才智,就只是為了片面的偏見而工作,
或者變成情緒和意識形態的工具,自欺欺人,物以類聚而已。
所謂成熟的民主,如果無法從意見領袖、媒體和每個人的行為中展現
20130821 IMDnalar
--
尼采 (1844-1900),一個一百多年前的德國哲學家,
尼采每天都會在飯店用完午餐後,散步至傍晚,他的著作就是
那時殘留在他心中的風景。
分享一段 超譯尼采II 中的文字:
「無論哪一種判斷都帶有偏見」:
沒有真正公平、正確的判斷,無論任何判斷都不可能真的秉持透明、
大部分的判斷都會被先入為主所左右,深深影響一個人的道德觀,甚
--不受偏見的影響,就得要有自己的判斷。
2013年8月16日 星期五
2013年8月1日 星期四
四個面向的你:心理學上的周哈里之窗
四個面向的你:心理學上的周哈里之窗
每個人都有許多的面向,無論是內在的心理空間、外在的物質世界。我們通常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在每個空間中都有不同的實相。那在這之中,到底?真正的我,是誰、我是誰、誰是我。
那我就從周哈里之窗開始,去尋找那個我。真正的我,是何許人,有著什麼樣的外形、情感、特質、想法、還有未知的面向。周哈里之窗裡,有四扇窗,假設用百分比來計算,開放我(30%)、隱藏我(40%)、盲目我(10%)、未知我(20%)。我從何得知這樣的數據,就從了解自我所有的面向而評估出來的。
第一扇窗 開放我:別人知道,自己知道
不管在那個情境當中,剛到一個新的環境的我,會先觀察這個環境中的人、事、物,然後開始和自己有關聯的人物做交流,在這個開放的領域中,通常都是從觀察別人的需求、觀察別人的思考模式、他的工作、興趣、代表性……這
些都是我和別人互動的基本方式。當我知道某人需要一樣東西,我會在覺察到他有這樣的需求時,而幫他。在這樣的交流中,我所得到的回饋是『體貼』、『貼
心』、『人真好』,但我不是刻意這麼做,因為從小就習慣會觀察周遭環境,而且擁有很高的敏感度,所以就造就了我擁有這樣的特質。
與他人的互動中,假如我知道對方的一些基本的開放我。例如:他人的職業、興趣、年齡、男生、女生。我會因為知道他們的這些基本資訊,與他人互動,我就會用他們的語言(行話),
和對方互動。比方,對象是電腦工程師,我就會和他聊電腦、對象是幼教老師,我會和他聊七田真教育、蒙式教育、潛能開發。不管對象是誰,知道我的人,都會發
現我可以和剛認識的人侃侃而談,就好像很熟識一樣。在這樣的交流中,我所得到的回饋是『你懂好多』、『你怎麼那麼會虎爛(台)』、『你是百科全書』,我也不是那麼會虎爛,我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我工作的經歷很多,還有一項重要的關鍵是我愛好學習、喜歡新資訊、喜歡閱讀。所以就這樣養成了這樣的一個特質。這些特質也都是眾所皆知的。
第二扇窗 隱私我:別人不知道,自己知道
人就像一本書,打開他你發現驚奇。每一個人都像是一本書,除了封面、書皮、目錄、自序。但重點是在裡面的內容,作者想表達的。隱藏部份的我,通常在特別的情境中或部落格的文章中,才會浮上台面,發現驚奇。
我從小就喜歡學習新的事物,特別的東西,還記得我的第一個我的志願是做考古學家,所以我喜歡探就任何事物,不管是物質、非物質的,內在、外在的,就因為這樣的特質,開啟自我發展歷程的第一頁。之前常跟非正式服務的個案說:回頭看看自己當時的『我的志願』就可以了解我們的認知發展和自我本質。我高中讀的是資訊科、現在讀的是社工、目前工作是機械業、無特別宗教信仰。假如單純從這樣的資訊和資料中,我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別人常問到我的職業和我所讀的科系,會無法連結起來。更驚訝的是,我的興趣:從古文明、外星人、金字塔都是我小時候的興趣,也因為這樣的發展,在青少年時期我開始大量學習:右腦學習、快速記憶、速讀、冥想、NLP、榮格、催眠、山達基、神祕學、塔羅牌、海寧格家族排列、印度醫學(脈輪Chakras) 、 花精(Flower Essence)水晶、靈氣(Reiki)、新時代思想、超個人心理學、藏傳佛教、佛教、安寧照護……等。假如你來到我家,你就會打開那秘密的寶盒,因為從我家中我所閱讀的書,我所放置的東西,就可以了解我。
第三扇窗 盲目我:別人知道,自己不知道
在開放我的面向中,
我好相處、體貼、熱心,這些雖然都是很好的特質,但我也有從朋友當中聽取了不同的看法,有些人會說我:沒有界限、沒有標準、彈性太大,經過別人對我所說的
這些看法,我起初也不這麼認為,但後來經歷一些事件和自我覺察。原來這些是我所不知道的,也因為他人的回饋,我才得以了解這些一體兩面的事實。
我會常常自我覺察,也知道很多的面向,是一體兩面的。所他人給予我的回饋,我會全然吸收,關係就像一面境子,會反應出自我看不清楚的一面。所以在這扇窗裡,別人知道,自己不知道就會變成別人知道,自己知道。
第四扇窗 潛在我:別人不知道,自己也不知道
冰山底下到底還有多少是我們未知的領域,
這扇窗,可以從很多的角度去看它。以前我也不知道自己會那麼敏銳、敏感,這些都是當一位社工員、治療師、諮商師、靈媒該有的特質。潛在的特質,是需要去經
歷過才會發現。這扇窗,是需要有一個人、一個媒介去打開它。就像我學習塔羅牌的經驗,我是因為覺得塔羅牌是一種不同方式的諮商,我不把塔羅當算命,塔羅看
的是別人不知道,自己也不知道的那個潛在因子。透過這個潛在因子,了解事件的本質,所面臨的事件,就可以看的更高、更廣、更深、更遠。這個潛藏的部份,目
前為止我還在繼續的挖掘,不知還會有什麼樣的驚奇會讓我發現。每個人都應該去探究自我的本質,去除那些集體意識、社會化過程、別人的期望,而去找到自我、
了解自我、接受自我、發展自我。
(以上內容轉貼自網路)
(以上內容轉貼自網路)
2013年7月31日 星期三
【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
轉貼自 FB
【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
我今年一百歲,已經走到了人生的邊緣,我無法確知自己還能走多遠,壽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
我得洗淨這一百年沾染的污穢回家。我沒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裡過平靜的生活。細想至此,我心靜如水,我該平和地迎接每一天,準備回家。
在這物慾橫流的人世間,人生一世實在是夠苦。你存心做一個與世無爭的老實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擠你。你大度退讓,人 家就侵犯你損害你。你要不與人爭,就得與世無求,同時還要維持實力準備鬥爭。你要和別人和平共處,就先得和他們周旋,還得準備隨時吃虧。
少年貪玩,青年迷戀愛情,壯年汲汲於成名成家,暮年自安於自欺欺人。
人壽幾何,頑鐵能煉成的精金,能有多少?但不同程度的鍛煉,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績;不同程度的縱慾放肆,必積下不同程度的頑劣。
上蒼不會讓所有幸福集中到某個人身上,得到愛情未必擁有金錢;擁有金錢未必得到快樂;得到快樂未必擁有健康;擁有健康未必一切都會如願以償。
保持知足常樂的心態才是淬煉心智,淨化心靈的最佳途徑。一切快樂的享受都屬於精神,這種快樂把忍受變為享受,是精神對於物質的勝利,這便是人生哲學。
一個人經過不同程度的鍛煉,就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搗得愈碎,磨得愈細,香得愈濃烈。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 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一百歲感言》 楊絳
【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
我今年一百歲,已經走到了人生的邊緣,我無法確知自己還能走多遠,壽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
我得洗淨這一百年沾染的污穢回家。我沒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裡過平靜的生活。細想至此,我心靜如水,我該平和地迎接每一天,準備回家。
在這物慾橫流的人世間,人生一世實在是夠苦。你存心做一個與世無爭的老實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擠你。你大度退讓,人 家就侵犯你損害你。你要不與人爭,就得與世無求,同時還要維持實力準備鬥爭。你要和別人和平共處,就先得和他們周旋,還得準備隨時吃虧。
少年貪玩,青年迷戀愛情,壯年汲汲於成名成家,暮年自安於自欺欺人。
人壽幾何,頑鐵能煉成的精金,能有多少?但不同程度的鍛煉,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績;不同程度的縱慾放肆,必積下不同程度的頑劣。
上蒼不會讓所有幸福集中到某個人身上,得到愛情未必擁有金錢;擁有金錢未必得到快樂;得到快樂未必擁有健康;擁有健康未必一切都會如願以償。
保持知足常樂的心態才是淬煉心智,淨化心靈的最佳途徑。一切快樂的享受都屬於精神,這種快樂把忍受變為享受,是精神對於物質的勝利,這便是人生哲學。
一個人經過不同程度的鍛煉,就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搗得愈碎,磨得愈細,香得愈濃烈。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 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一百歲感言》 楊絳
訂閱:
文章 (Atom)